隨著粉絲團數量越來越多、Facebook不定時調整演算法,都會影響到粉絲團貼文被看到的機會。要怎麼才能提升粉絲團貼文的能見度、進而活絡粉絲團的互動度就更顯得重要。
網友對粉絲團的興趣度 ( I ):網友和這個粉絲團的整體互動程度,如按讚、留言、分享、點擊…等互動行為的多寡。
這則貼文的熱門度 ( P ):已看過此則訊息的網友和這則訊息的互動程度,是否有按讚、點擊或分享等。
這個粉絲團的熱門度 ( C ):這個粉絲團的貼文內容,以往可引發大眾互動的程度。
訊息類型 ( T ):貼文內容是否是網友喜歡的訊息類型(文字、連結、圖片或影片),若近期網友普遍較偏好影片類貼文,則影片類貼文的自然觸及率會相對較高。
發文時間 ( R ):越久之前發佈的貼文,出現機率相對較低。
因為Facebook的演算法其實是綜合考量了約10 萬個不同的因素,而且也會持續調整,以決定每個人應該看到哪些貼文。不過這五個關鍵要素基本上是與Facebook一直強調的「要給網友看到他們想看的優質內容」理念相符,故提供給小編們作為發文時的參考。
除了從提升貼文能見度來增加粉絲團的曝光度外,還必須靠粉絲團長期持續經營,才有機會讓粉絲們真心喜歡、並主動Follow你的粉絲團資訊。以下也提供幾個經營粉絲團的小訣竅和大家交流:
1. 了解粉絲團目標族群,規劃發文內容和時程:
先定位出明確的目標族群,以針對這群人的喜好、需求,來規劃粉絲團發文的內容、進而吸引他們的注意。
例如: 針對 20~40 歲的女性目標族群,發文內容就會以年輕OL所喜愛的優惠活動、商品內容、生活資訊為主,並配合此族群的通勤、午休、下班後的時段來發文。
經過觀察與調整,我們目前規劃每天的發文量是 8~10 則左右,假日也會運用 Facebook提供的預設排程功能來設定發文,發文量則會減少一些約 4~5 則。建議大家依照你的目標族群屬性以及他們使用Facebook的習慣,找出最適合的發文時間和發文量,以達到最佳的觸及瀏覽和擴散效果。
一開始可能需要多嘗試多種訊息內容和發文時段,並透過粉絲團「洞察報告」的功能,觀察粉絲對哪些貼文內容是比較感興趣的、哪些時段的上線率是比較高的,並依據喜好做調整,才能打動目標族群的心。
2. 創造優質內容、善用發文類型:
在發文內容與類型方面,不妨把握以下重點:
- 掌握時下熱門話題,即時發佈相關發文:例如對上班族來說,明年度放假天數公佈、統一發票開獎…等與職場/民生消費資訊相關內容,自然較能引發他們的關注,亦利用臉書的即時性及話題擴大性,勾起目標族群興趣。
- 創造與粉絲興趣相符的優質原創性內容:例如我們會根據近期優惠好康的熱門度,製作「網友最愛的本週好康排行榜」、或整理多家人氣連鎖咖啡店的優惠匯整資訊…等圖文內容供網友參考,有些粉絲團則是透過繪製趣味插圖、漫畫、影片等方式結合自身主題,皆能有效提升參與度和傳播率,吸引更多精準族群加入。
- 嘗試交叉使用不同類型的發文訊息方式:每次的發文類型宜配合當次內容挑選使用:文字、圖片、網址連結、影片等不同的呈現方式來交替運用。除了可豐富粉絲團頁面呈現外,也可再觀察粉絲們的喜好,多使用較易引發網友互動的發文類型,才能提升貼文能見度和互動率。
3. 發佈能引發互動的訊息,活化網友參與:
發文內容可儘量以帶有身份認同/情緒共鳴的訊息來出發,以我們的粉絲團為例,由於如前述目標族群是年輕的女性 OL,因此若於平日午後發出類似:「辛苦上班一整天餓了嗎?是不是該來點下午茶了…」的相關訊息,搭配下午茶優惠資訊或可愛的造型甜點圖片,通常粉絲們都有不錯的回應,甚至會主動tag自己的朋友來瀏覽關注貼文。
或者也可視主題內容,發出以問句結尾的訊息、或有趣的自問自答,例如:「抹茶口味甜甜圈新上市!大家吃過了嗎?小編有一陣子是抹茶控,只要看到綠色食物就會忍不住衝過去…」用問句或自身經驗來誘發粉絲留言互動,有助提升貼文擴散參與度、粉絲團停留時間和熱門度。
4.適時舉辦互動活動:
適時適量舉辦能增加與網友互動的各種活動,若搭配節慶時令或新品上市期,構思呼應粉絲團定位的活動規劃,可向挖好康平台內的既有廣大使用者傳遞你的品牌訊息、產品特色、和當期重點貼文,從中進一步「淘」出對你的粉絲團有價值的網友,吸引更多新粉絲加入!